許多人覺得減重門診大部分都是透過藥物,抑制食慾後再告訴你要減少飲食的「量」,或是減少飲食的「時間」來達到減重效果,在Google搜尋減重方法時,看到五花八門的減重秘訣,感到不知如何是好。擔心自己實行不了,擔心復胖,甚至擔心可能帶來的副作用,那要如何在減重與正常生活做抉擇呢?讓曾經長期受到肥胖症困擾的何醫師幫你解惑吧!
【醫師警告不要只是少吃!錯誤減肥觀念恐會造成代謝機制崩壞】
減肥或是增肌減重最忌諱的就是「大幅度減少攝取熱量」,這大部分是作為減肥的刻板印象之一,其實這印象不怪大眾這樣認為,何醫師提到,試想不吃不喝三天可以讓你瘦下3公斤,一定就會有人躍躍欲試,可是這瘦下來的3公斤會在一週後復胖外,還會再增加2公斤不僅是得不償失,長此以往的循環下不緊體重沒有下降,還會誘發身體各種機制反彈,代謝機制就是其中一項,讓你透過「短時間節食」無法達到減重效果外,還讓自己身體引發保護機制,即使吃的再少也瘦不下來還要胖起來!
【減肥維持身體健康跟做生意一樣「機制循環」就能減重成功】
每一項成功的項目,都是透過良好的循環模式,在這個迴圈中提供每一步的動力機制,減重增肌也是同樣的道理喔!因為這段困擾的經歷,何醫師開始了一段研究減重治療之路,鑽研許許多多的文獻學習,考取專業健身教練執照,並且透過自身實踐,歸納出一套科學的減重方法。其實減重是能夠很科學的,透過能量平衡的概念,讓攝取的熱量少於吸收的熱量,體重就可以順利下降。
大鈞診所減重門診會以「能量守恆與熱量赤字」為核心,透過飲食安排、運動計畫、藥物輔助,並納入最重要的週期化概念,來為個案量身訂做合適的減重計畫,同時針對減重期對於短期內體重變化度低、影響持續信心的觀念加以輔導,用科學理論證實讓身體學會記憶、學會循環,讓你在長期的減重路程中獲得更多信心,並且培養好習慣,就能不斷維持良好身心狀態!
何醫師常在診間分享,每次幫助減重患者的最終目標是幫助個案找到自己喜歡,且健康的體態,並能長久維持避免復胖。同時在幫個案制定減重計劃時,就能觀察到每個人的生活飲食習慣不同,需要搭配不同的運動、飲食計畫,也能透過藥物輔助讓減重計畫順利推進,能夠幫助每個個案在減重的路上重拾信心,找回自己理想的體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