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煩惱:明明臉部狀況還不錯,但拍照時總覺得雙下巴明顯、下顎線條模糊,甚至怎麼拍都像在低頭?
這時,問題可能不在臉,而是在「脖子」。
今天要聊的主角——頸闊肌(platysma),就是導致下巴與頸部鬆弛的常見元兇,卻常常被忽略。
頸闊肌是一條薄但範圍廣的肌肉,從下巴延伸至胸前,平常不容易被感覺到,但它在表情、張口、咬緊時都會參與。
隨著年齡增加,頸闊肌失去彈性與支撐力,容易出現:
- 脖子前方兩條垂直肌條紋(俗稱「火雞脖」)
- 下顎線條鬆弛模糊
- 雙下巴加重感
- 臉頸界線不明、整體顯得老態疲憊
簡單來說,就算妳有蘋果肌、緊緻額頭,但只要脖子「塌」,就會大大破壞年輕感與輪廓平衡。
調整頸闊肌鬆弛有哪些方式?
頸闊肌的調整方式,需依據每個人鬆弛程度、肌肉張力、脂肪堆積情況來決定,以下為臨床常見的非侵入式醫美方法:
1. 肉毒桿菌素(Botulinum toxin)放鬆緊繃肌束
適合肌肉條紋明顯、頸部活動會出現垂直紋的族群。
治療方式:由醫師評估頸闊肌走向與張力,局部施打低劑量肉毒。
特點:不需恢復期,改善線條割裂感與過度收緊的視覺疲勞。
2. 音波拉提(如 Ulthera、海芙)
適合肌膚略有鬆弛,但尚未出現大量脂肪堆積者。
治療方式:聚焦超音波能量作用至筋膜層,刺激膠原蛋白與筋膜收緊。
特點:提升下臉與頸部支撐,輪廓更清晰。
3. 電波拉提(如 Thermage)
適合輕度~中度老化、肌膚乾燥或真皮層較薄者。
治療方式:加熱真皮層促進膠原新生,提升整體彈性。
特點:改善膚質、鬆弛與細紋,與音波搭配效果更佳。
4. 下巴與下顎玻尿酸支撐補強
當頸闊肌與骨架之間支撐力不足,也可考慮使用長效型玻尿酸進行下巴延伸或角度修飾。
治療方式:經專業評估比例後,施打適量玻尿酸於下巴與下顎線區域
特點:讓臉頸界線更明顯,視覺上「拉回V臉」
醫師提醒:頸部抗老要與臉部整體規劃同步
很多人做完拉提療程,會覺得「臉好看了,但脖子好像跟不上」。
其實臉部與頸部肌膚連動,應一起評估與處理,才不會產生「臉年輕、脖子洩漏年齡」的反差感。
建議選擇專業醫師團隊,從輪廓線設計、肌肉張力分析、層次能量治療一併規劃,打造真正自然、和諧的年輕感。
母親節,是給媽媽也是給自己的轉變契機
脖子比妳想像中更誠實。
這個母親節,讓我們一起從「頸部保養」開始,找回那條清晰的下顎線,也找回妳的自信。